「爹,我記得以前老五說起來過,鄉試是在八月初六開始,初六一場,初九一場,十二一場,考完了等放榜。爹也別急,咱們家老五從小讀書就好,連先生都說,他是個讀書走科舉的材料,今年肯定能考中舉人的,放心吧。」

聽見父親在念叨,周安邦那邊連忙安慰父親,「考了舉人就能做官了,到時候老五就是官老爺,爹娘也就能跟着享福了。」在這個年月里,人們對於讀書走科舉做官,還是非常嚮往的。那些寒門學子,哪一個不想着十年寒窗之後,一舉成名功成名就光耀門楣?

周家這老兩口對於老五也是寄予厚望,此時聽見大兒子這麼說,自然是樂的合不攏嘴。「但願老天爺保佑啊,讓老五考中了,那樣咱們周家可就是真正的大翻身呢。唉,咱們家啊,也就老四老五讀書還是那塊材料。可惜,老四考了好幾回也沒能中了秀才,如今倒是也行,好歹讀書識字的不用出大力,也算不錯了。」

周家老爺子在那裡念叨着,而這個時候,吳氏卻眼珠一動,忽然就冒出來了一句,「爹,娘,你看永成這孩子也不小了,他自小就聰明伶俐,挺隨他爹那個勁頭兒。要不然,把永成送去學堂里念書吧?也省的他在家閒着沒事做,淨是惹禍。」

周家對於讀書還是很推崇的,不然也不可能培養出老四老五這兩個讀書人出來。吳氏心裡惦記着孩子的前程,她可捨不得兒子往後也是土裡刨食出大力的命,故而就想為兒子爭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