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葛亮同志的精心謀劃下,西蜀外結東吳,內修政治,很快就面貌一新。不得不說葛亮同志治國治軍都是很有一套的,然而其有個大問題:那就是過於「勤政」,陷入了種種雜事之中。

可能有的大大看到這裡會說,不對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才是好官清官啊!其實中國的老古話早就說了:過猶不及。凡事都不能走極端,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謬誤,「懶政」不可,過於「勤政」也同樣不可。葛亮同志事無巨細都得親自裁決,不僅讓自己疲於奔命,同時還因為陷入事務性工作而無法更好地從事戰略性領導;更為重要的是會使蜀漢其它官員產生依賴思想,不利於發現和提高蜀漢官僚們的實際行政能力。

所以這其實是蜀漢早早滅亡以及葛亮同志早逝的重要原因!

就在這個時候蠻王孟獲造反,建寧太守雍闓也勾結反賊,一同叛亂。楊柯郡太守朱褒和越高郡太守高定迫於壓力也當了叛徒,獻城投降。唯獨永昌太守王伉不肯反,現正受重兵圍攻,情況很是危急!

這位雍闓很有意思,據《三國演義》介紹其乃西漢什邡侯雍齒之後。P民我對正史《三國志》不是很熟,不敢肯定雍闓的真實身份,但考慮到雍齒的封地(在四川)、雍闓同志的姓氏以及人脈(為一郡之太守),估計應該八九不離十。雍齒這人名聲並不好聽,此人曾數次反叛劉邦,劉邦是忍了又忍才沒「做掉」他。現在《三國演義》特意提到這位不甚光彩的老祖宗,P民我一直私下認為其實是兩個意思:首先,只要是名人之後《三國演義》都會介紹到。中國人自古以來都非常注重血統(西方同樣如此),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狗熊兒混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就是此理。其實P民感覺這有一定的道理——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嘛!其次,中國自古以來比較迷信因果輪迴和因果報應(這暗合了神秘的東方哲學思想),雍闓同志因為「先天不足」(祖宗就是「造反派」),所以註定這次要為虎作倀;而且別的叛亂的最後往往能善終(越高郡太守高定最後「陣前起義」,反派大逆襲成為益州太守總攝南方三郡;首惡蠻王孟獲甚至被葛亮同志「七擒七縱」,最後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才投降,結果還是官復原職),而雍闓則是腦袋搬家,妥妥的人生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