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將黃權也不幸被圍,他恥於投降孫吳,最終投降了曹魏。有人建議劉蜀黍捕殺黃權留在蜀漢的家眷們,劉蜀黍沒有答應。劉蜀黍說那是我的錯啊,怎麼能腿罪於黃權的家人?看來直到此時劉蜀黍的情商才再次恢復,行仁義而不是妄行殺戮。

而這套做法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眾人肯定被劉蜀黍的高義感動得涕淚交零,本來一塌糊塗的人心也慢慢得到了凝聚;而黃權對曹丕同志授予的「鎮南將軍」(相當於現在的南部戰區司令)高職堅辭不受。而當「黃權家眷盡被屠戮」的謠言傳來,黃權堅決不信,充分說明了黃權有知人之明,眼光極其精準,情商極高,不愧為一代名臣!

曹丕想趁機大動干戈,他一連問了謀臣賈詡和劉燁二人,兩人都說蜀漢和東吳都不是喝稀飯的,只能靜待二國之變,不可輕伐。曹丕不高興了,就訓斥劉燁道當初你不是極力慫恿我去攻吳的嘛,怎麼時隔不久就變卦?來,給哥個信服的理由。劉燁說那時此一時彼一時啊!當時東吳連戰連敗,陛下你能趁機滅它;現在它大勝蜀漢銳氣正盛,你去打它那是找死啊!曹丕不聽,指揮大軍伐吳。

劉燁的見解無疑是極為高明的。他因時順勢,不墨守成規,因此總是敏捷而精準地抓住了問題的要害。而平素很是聰明的曹丕此時卻驕傲自滿利令智昏,鑄下大錯:其不僅損兵折將,而且破壞了剛剛建成的吳魏聯盟關係,為日後吳蜀恢復關係埋下了伏筆。

劉蜀黍年已花甲,又遇新敗,病入膏肓。他趕緊派人招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火速前來,接受自己的遺詔。這裡有個小細節:劉蜀黍欽定的「顧命大臣」一共有五位,其中兩位是自己的庶子(分別為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一位是開國元老葛亮同志;一位是接班人的救命恩人、「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趙戰神;但卻還有一位是尚書令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