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十八路諸侯就分崩離析了;大家各懷鬼胎,一鬨而散。盟主袁紹此時的處境卻很狼狽——其沒有根據地,因此缺錢缺糧,站不住腳。他想出一條毒計:誘騙公孫瓚夾擊冀州牧韓馥,讓韓馥求自己協助,然後火中取栗。

這條計策很是陰險,但考慮到袁紹當時的處境,後人也完全可以理解。可惜公孫瓚同志有勇無謀,得到消息後立馬出兵。而韓馥聽說公孫瓚殺來後驚慌失措,徵詢手下謀士們的意見。手下一個叫荀湛的謀士出了個餿點子——請袁紹出兵相助!而長史耿武卻反對,說請袁紹幹啥啊!袁紹的軍隊不是我們本地人,沒錢沒糧,我們隨便抬抬手就能弄死他!長史耿武的話其實很有道理,而謀士荀湛則是大大的草包,尸位素餐。如果此時韓馥採納了長史耿武的話,很可能袁紹會全軍覆沒!然而懦弱的韓馥並沒接納這個正確的建議,反而說自己以前是被袁氏家族所提拔的(由此可見袁氏家族也很是炸彈),而且才能又不如袁紹。於是乎便執意請袁紹軍入城。這下子大家徹底心灰意冷了,三十多人辭官而去。長史耿武和別駕關純卻埋伏在城外,想趁機行刺袁紹。結果事敗,雙雙被殺。

韓馥很快就成了「光杆司令」,被封為「奮威將軍」這麼個虛銜。韓馥很是懊悔,但也無可奈何。其實說實話袁紹同志這個做法還不算太過分,然而很過分的作法馬上來了!很傻很天真的公孫瓚見袁紹占了冀州,便派自己的親弟弟公孫越前來見袁紹,想要拿回承諾的那一半城池。袁紹撒了個謊,要其回去通知其哥哥,要其哥哥親自過來面談。然而就在公孫瓚回來的路上,袁紹卻秘密派人將其幹掉了!而且還大呼什麼「我乃董丞相家將」,無恥地嫁禍於董卓!

袁紹此招可以說是大大的昏招。為什麼這麼說呢?董卓是個目光短淺的人,只想着控制新京和自己的大本營西涼地區,並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在此也可以說是野心,嘻嘻);而且冀州地區離董卓的勢力範圍很遠,董卓即使是想擴大勢力範圍也不會去捨近求遠,因為這樣不合邏輯!而且對於董卓來說刺殺公孫越並沒多大意義,因為他並非一方諸侯,並無實權!

很傻很天真如公孫瓚者也輕易就發覺了這是個無恥的陰謀,自然大怒,率軍殺向袁紹。兩軍各有勝負,最後居然需要董卓派人來調解!而兩人居然也順從地接受了董卓方面的調解!

真是一窩賊啊!

袁紹、袁術和孫堅都屬於典型的沒腦子。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袁術同志來求馬千匹,袁紹不許,從此兄弟倆失了和氣!袁紹的眼皮也太淺了,袁術可是自己的兄弟啊,在稱霸過程中可是自己的得力助手,為區區千匹軍馬就和自己的兄弟失和弄掰是不是太不划算了?袁術顯然也不行。自己的實力更弱,和自己的哥哥貿然弄翻只會使自己本來就險象環生的處境更加艱險。

他和劉表結下樑子後便發文孫堅,要孫堅做掉劉表,自己做掉袁紹,美其名曰是為孫堅報仇(當然了他並沒有實際行動,總算沒有蠢到家)。

而孫堅顯然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種。孫堅接到袁術的書信後明知有詐,卻還是興起大軍!要知道孫堅新敗不久,元氣還未恢復;再說荊州劉表偏安一隅深耕多年,實力並不容小覷;況且荊州和江東被大江所隔,這對任何一個進攻方都是極其不利的,何況如果是江東來攻還是逆水行舟,勢必更難!然而孫堅被報仇之事沖昏了頭腦,執意報仇,老將程普和弟弟孫靜的進諫統統不聽。

不得不說孫堅同志雖然不是個合格的戰略家,但卻是個優秀的戰術家。在戰術層面其確實極其出色!劉表的部將黃祖並不傻,見孫堅來攻,趕緊沿江放箭。這一招本來很有效,然而孫堅看穿了其中的破綻,假意頻繁靠岸,來引誘黃祖軍放箭。結果三天下來黃祖軍的箭矢告罄,孫堅軍卻毫無損失,反而賺了很多箭枝。這天趁着順風,孫堅命令一齊放箭,黃祖軍支持不住,孫堅軍順利殺上岸來。

從這點也能看出黃祖實在草包!兵法上喜歡強調「半渡而擊」,如果黃祖真是半渡而擊了恐怕孫堅麻煩就大了;而黃祖軍居然風聲鶴唳亂射一氣,結果反而被精明的孫堅鑽了空子!看來其被蒯良稱為「無謀之人」,視之為酒囊飯袋是有原因的!

孫堅的確是個戰術家。其初勝之後並沒掉以輕心,派出大將黃蓋保護船隻,留了後路。而當自己再次大勝後又及時命令黃蓋將戰船轉移至漢江,這多多少少在隨後的戰鬥中還是減少了損失!